当前位置:首页 > 未分类 > 正文

唐朝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什么

简介...
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,唐代无疑是最为耀眼的时代之一。而在这群星荟萃的诗人群体中,白居易以其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、深刻的社会关怀和卓越的艺术成就,成为中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。他不仅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极高成就,更以“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”的身份,留下了深远的文化印记。,唐朝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什么,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晚年自号“香山居士”,祖籍太原,出生于河南新郑。他是唐代中期著名的文学家、政治家与思想家,与元稹并称“元白”,共同倡导“新乐府运动”,主张诗歌应反映现实、服务社会,强调“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”。这一文学理念,使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和深厚的人文关怀。,关于“号”的文化背景,中国古代文人常在名、字之外取“号”,用以表达志趣、寄托情怀或标明居所。白居易晚年定居洛阳香山,潜心修佛,与僧人往来密切,自感超脱尘世,遂取号“香山居士”。“香山”指洛阳南郊的香山寺,是他晚年常居之地;“居士”则是佛教中对在家修行者的尊称。这一称号不仅体现了他对佛教思想的认同,也反映了其人生后期由仕途奔波转向心灵宁静的精神追求。,白居易早年仕途坎坷,但才华出众。贞元十六年(800年)进士及第,历任翰林学士、左拾遗、江州司马、杭州刺史、苏州刺史等职。他在地方任职期间,勤政爱民,兴修水利,减免赋税,深受百姓爱戴。尤其是任杭州刺史时,主持修建白堤,疏浚西湖,为后世留下了“未能抛得杭州去,一半勾留是此湖”的千古佳话。,他的诗歌创作可分为讽谕、闲适、感伤、杂律四类。其中《新乐府》五十首和《秦中吟》十首是讽谕诗的代表作,直面社会黑暗,揭露官吏腐败、民生疾苦,如《卖炭翁》中“可怜身上衣正单,心忧炭贱愿天寒”,字字泣血,感人至深。这类诗作语言通俗,却意蕴深远,充分体现了他“为君、为臣、为民、为物、为事而作”的创作宗旨。,而他的闲适诗则展现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。如《问刘十九》:“绿蚁新醅酒,红泥小火炉。晚来天欲雪,能饮一杯无?”寥寥数语,温暖如春,表现出诗人对日常生活的热爱与从容。这类作品多作于晚年退居洛阳时期,与其“香山居士”的身份相呼应,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、安享晚年的精神境界。,值得一提的是,白居易在日本、朝鲜等东亚国家也享有极高声誉。他的诗集早在唐代就传入日本,被奉为经典,影响了平安时代的文学发展。日本嵯峨天皇尤为推崇其诗风,甚至模仿其作诗风格。至今在日本京都仍有“白氏文集”抄本存世,足见其跨文化传播的深远影响力。,白居易一生著述丰富,现存诗歌近三千首,是唐代留存作品最多的诗人之一。其诗风通俗晓畅,老妪能解,故有“老妪能解”的典故流传——传说他每写一首诗,都要念给家中老妇听,若对方听不懂,便修改直至明白为止。这种追求语言平实、情感真挚的创作态度,使他的诗歌具有极强的传播力和生命力。,此外,白居易还是一位思想开放、敢于直言的政治人物。他在谏官任上多次上书言事,批评时政,虽因此屡遭贬谪,却始终不改初心。从被贬江州司马时写下《琵琶行》中“同是天涯沦落人,相逢何必曾相识”的感慨,到晚年归隐香山,与八十八位老人结成“九老会”,他的生命轨迹折射出一个知识分子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与超越。,综上所述,白居易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称谓组合,更是其人格精神与人生阶段的象征。“乐天”寓意顺应自然、乐观豁达,源自《周易》“乐天知命,故不忧”;而“香山居士”则标志着他晚年皈依佛门、寄情山水的生命归宿。这两个称号共同构成了白居易完整的精神图景:既有入世的担当,又有出世的超脱。,今天,当我们重读《长恨歌》的缠绵悱恻、《琵琶行》的悲凉动人、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的昂扬坚韧,依然能感受到那位“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”的诗人穿越千年的温度与力量。他不仅是唐代文化的杰出代表,更是中华文明中人文精神的永恒象征。